首页 > 语录 > 经典 > 正文

阿房宫赋名句

2023-01-29 10:37:33 / 经典 / 吾爱分享

吾爱分享整理了关于阿房宫赋名句的相关内容,供您参考,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讲解:第一组句子有意译的成分。

2.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两句既写出了英雄刘裕当年大举北伐的威猛气势,又表达了词人自己人虽老却仍旧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广东省肇庆市2016届模考1)

4.“而”转折连词,在这里可以不翻译。

5.《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6.“于”为介词,引介出动作的目标。

7.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这两句通过一个肯定句和否定句写出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角度独特,观点大胆。

8.原文中“气候不齐”后的标点为句号,这里改作叹号,更能体现杜牧对阿房宫规模之大、对秦王生活之侈的惊叹。

9.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名句是“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10.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1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2.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3.(“……者……也”式判断句式) 灭:使……灭亡,使动动词。

14.”以此提出质疑,鞭挞秦的统治者的残酷剥削。

15.此句主语“妃嫔媵嫱,王子皇孙”承前省略了;她们来到秦国是因为国破家亡、迫于秦威不得已而为之的,因此“辇来”带有明显意义上的被动。

16.③辇来于秦。

17.也因为基于这样的理解。

18.《阿房宫赋》用“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两句写出了宫中楼阁的密集程度。

19.从骊山向北构筑,(再)向西弯折,一直延伸到咸阳。

20.“望”为动词“期望”。

2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将阿房宫的奢华与百姓的生活作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秦始皇的残暴。其中将阿房宫的钉子与百姓的粮食进行对比的两句是: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22.“骊山”“二川”再衬其占地广,楼宇高。

2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两句通过一个肯定句和否定句写出了曾经无比强大的秦帝国最终被灭族的原因。

24.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那么“则足以拒秦”;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那么“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又怎么会灭亡呢?

25.天下统一(了)。

26.原文: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27.“者”用于动宾短语之后,表示“……的情况”。

28.杜牧在《阿》中用疑问的语气,形容长桥似龙的两句 是: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29.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醒晚唐统治者,对于强秦盛极而亡的历史,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以史为鉴,那么就会“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0.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3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安徽省临泉一中2016届高三模拟1)

32.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3.原文: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34.翻译:唉!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

35.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36.(被动句、省略句) 辇:乘辇车,名词用作动词。

37.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河北鸡泽县一中高三周测3)

38.原文: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39.第二个“而”为转折关系的连词,翻译为:“却”。

40.讲解:“辞楼下殿”用了互文修辞,翻译时要调整语序。

41.于:相当于“到”,“于秦”放在连动动词“来”后作补语。

4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两句,将英雄刘裕成长地方的历史遗迹呈现在读者面前。(开滦二中2016届高三年级 10月月考)

4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讲解:“其”人称代词“自己的”。

4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皇帝的车队仪仗远去的名句是: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45.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46.”类似的结构形式还有“族(使……灭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47.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48.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语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49.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0.荧荧:明亮的样子,闪烁。

51.原文: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讲解:“函谷举”为被动句式,“函谷关被攻占”。

52.“剽掠其人”在“其人”前省略了介词“于”,“于其人”作状语,后置了,“其人”的意思是“他们的人民”。

53.《阿房宫赋》中用“高低冥迷,不知西东”两句写人置身其中会迷失方向,突出了这个庞大的建筑群的错综复杂。

54.(“……也”式判断句) 明星:像明生一样,名词作状语。

55.“覆压”极言其占地广,“隔离”极言其楼宇高。

56.这句译为“那些承受屋梁的大柱头,真是比田里做事的农夫还多”。

57.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两句思接千古,追忆英雄孙权,表达对英雄人物及其功业的仰慕。(2015西藏拉萨中学高三月考)

58.“其”为代词“它们”。

59.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原因都是自己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的语句是: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60.“鼎铛玉石”以下三句中的“鼎”“玉”“金”“珠”四个词语是“弃掷”的主语,所以,“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应该都是被动句,此被动与“弃掷”这个被形成了连动之势;有人将其解释为“特殊的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动用”都不顺畅。

61.“也”表示肯定陈述的结束,与前一组句子中一样,形成了判断。

62.用互文的方法写六国宝藏的句子是: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63.翻译:六国覆灭(了)。

64.原文: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65.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

66.“瓦缝参差”“钉头磷磷”“管弦呕哑”都是定语后置的特殊句式。

67.在《阿房宫赋》中,杜牧仅用八个字就把项羽火烧阿房宫的史实写了出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68.“足以”为固定的短语,与现代汉语中的相同。

69.“歌”“弦”为名词作动词,“唱歌”“弹琴”。

70.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孙权时期的旧迹已被岁月洗涤净尽的两句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2015衡水高三点睛金榜大联考六)

7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疑问的语气,形容长桥似龙的两句 是: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72.《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73.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74.杜牧的《阿房宫赋》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这两句写出了老百姓对于秦始皇的暴君行为有怨气却不敢说。

75.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76.阿房宫建成(了)。

77.杜牧《阿房宫赋》中以“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78.讲解:“者……也”“非”都表示判断,一肯定一否定。

79.“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奢侈靡费而不知怜惜的人发出的愤激的质问。

80.鉴赏:紧承“出”字,总写阿房宫的规模。

8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82.“尽”“极”都是动词,“修饰到尽头”“修饰到极点”。

8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连用了五组判断句作排比,写出了阿房宫的宫女梳妆打扮的情景以及君王宫车经过的震撼,但得到的结果却是“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失望之情表露无遗。

84.讲解:“骊山”“北”“西”都是名词作了状语。

85.第三个“而”为主谓之间的连词,这里不翻译。

86.④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87.妆镜:梳妆用的镜子。

88.《阿房宫赋》“独夫之心,日益骄固”两句写出了秦始皇变得越来越骄横顽固、专制极端,为后文写全国各地纷纷起义作了铺垫。

89.《阿房宫赋》中,“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莹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90.”这里将前三个逗号全部换为句号,意在通过延长句间停顿以加强语势。

91.杜牧《阿房宫赋》中在分析秦国灭亡的原因时,指出假如国君懂得关心百姓,秦国就会得以延续的句子是“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92.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93.“杳”为“远”。

94.“直栏横槛”为互文修辞,翻译时要调整为“纵横交错的栏杆门槛”。